数字经济与数字货币
2019-07-02 22:58:51
  • 0
  • 0
  • 2

本文节选自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D19实验室主任周子衡博士在【鸿儒论道】的演讲,未经本人审阅。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

我们大体经历了三个经济时代:前产业经济时代、我们熟悉的产业经济时代,以及后产业经济时代。

在前产业经济时代,早期是分散的狩猎和采集,然后经历了大规模的动植物驯化阶段,主要产出对象是动植物,基本都在同纬度活动,时间是有自然节律的,一年四季、白天黑天,基本上是这样,也不可能期望有很大的突破。

产业经济时代,发生了一个“生产大爆炸”,产业的产生其实是有次序的,第一个产业应该是加勒比的蔗糖,然后逐步发展到棉花,这时就需要很强的动力,由此工矿业才有了大的发展,工矿业大发展意味着时间节奏被打破了,生产可以无缝连续进行。在这个时代初期,铸币基本可以解决问题;到了工矿时代,铸币已经无法满足投资,慢慢就产生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体系。

现在,则是后产业经济时代,这时的问题是制造业能够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已经不能支撑产业经济时代创造的金融体系。后产业经济时代,是从网络经济到数字经济,而过去十年,大体上是一个网络经济的时代。

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

信息经济很早就有了,比如电话、电报,美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出现了电话广告。与网络经济相比,信息经济时,人比信息跑得快,总觉得信息不够用、不及时,要等待信息;网络经济是经历了所谓的“信息大爆炸”,信息足够多、足够快了,但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足了。如何应对这种不足?一定要靠技术方面的进步,这是所谓的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有几个特点要注意:

首先,整个经济社会进入到一个交易大爆炸——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任何人交易任何商品和服务,甚至于使用任何一种支付方式,基本上接近一个数学上的处理办法;

其次,经济活动的中心从企业转到了个人,现在如果不谈C端,商业模式就基本丢失一半。相应的,原有的金融体系是以企业、特别是以生产企业为中心,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财务能力基本不在覆盖范围内,而个人基本是作为银行资金来源的,现在随着经济活动中心要转到个人了,金融体系也开始往里走,要覆盖到每一个人。

再次,决策机制也是不同的。决策机制其实是一个财务约束,产业经济时代是生产成本第一,所有的目标就是要降低生产成本,它的逻辑是萨伊定律,也就是供给创造需求,所有问题归结到一点——为什么不能生产得更便宜?认为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生产更多来解决,但这个逻辑八十年前就已经破掉了;网络经济时代,交易也应该24小时无缝继续,关键就是要降低交易成本;但到了数字经济这块,中心转到个人,一个人的经济问题就是决策,所以对应的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价值所在,机会成本在物理条件下能拉开的幅度是很有限的,但在数字网络条件下可以拉开得非常快,机会成本越低,自由度越高。

换句话说,产业时代看产出效率,网络时代要看交易效率,到数字经济时代,就是使用效率,看用得上用不上。

说到使用效率,就涉及一个所有权的问题,现在一切经济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所有权进行的,大量商品都是先购买后消费,拥有基本压倒了真实的消费,一定要拥有足够多才可以,这就带来了旧经济时代的根本问题,就是拥堵。拥堵问题的本质是时间现象,时间现象在空间上是无解的。

其实,人们所能够拥有的物理性资产是有限的,消费是更有限的,经济活动其实在本质上在于时间,不在于空间,不在于拥有更多。所以,整个经济历史走下来,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机会成本降下来,这样自由度就大大提高了,也使得整个经济体系和每个个人的价值是可以贯通的。

数字资产与数字货币

不同经济时代,一个很重要的观察角度就是账户。产业经济时代,银行账户跟企业、政府是连在一起的,三者要遵循共同的财务规则,因此,银行账户体系是唯一的账户体系;我们现在理解数字经济,从账户上看,就有银行账户和数字账户两个账户体系,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个人账户的开设,这是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时代才有的情况。

更具体的,与银行账户相比,数字账户在以下几方面有不同:

第一是营业时间,银行账户有营业时间的限制,即便有24小时的金融超市,也存在地点上的限制,而且也不是所有交易活动都能在金融超市里进行;第二,银行有账期,最小是天,所以一定要算隔夜,数字账户没有隔夜;第三,还要有财报,要对账,银行都是柜台对账,数字账户是自动对账。

从法律上来看,数字经济的规范和秩序是怎么安排的?

前产业经济时代,经济的秩序是民法驱动的,就是债、物权等问题;到了产业经济时代,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证券法等一批商法出现,突破和颠覆了之前民法对经济社会的秩序安排。

但是,在物理环境下,基本没有完美的经济关系,以往的法律和规则,总有一部分人可以突破。而且,法律基本上没有公式,如法律上有的定金双倍返还来源于《圣经》,继承的等分等等都是宗教来源,但跟产业经济时代没有关系,把一系列产业经济时代梳理的东西拒之以外,法律在这个环节就已经滞后了。

数字经济时代,是程序(或者叫代码)驱动的,这使得整个系统的违约率可以降到几乎为零,无法随意退出。

平台不等于网络数字经济,它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产物,具有过渡性,不代表未来,平台的问题会越来越大,它有5大缺陷:

第一,带有拥堵的基因,本来数字经济要解决物理条件下的核心问题是拥堵,但平台的刷单、炒信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会带来更大的拥堵;

第二,它的扩张边界是有限的,比如做超级社区,现在大家都不成功,只能说每个平台是在朝某一个方向去努力;

第三,技术逻辑难以持续,要支持一个超级平台,那么需要按照峰值来设定算例,这样会造成大量的时候算例冗余,也不能通过商业化把它卖掉,因此,往上走,边际成本是很高的;

第四,损害C端遭抵制。比如一个平台经常要求消费者更新,装的东西99.99%都用不上,手机打开都是各类大平台站上的东西,你说你有几亿种商品,跟我什么关系都没有,我只是在你App上做简单选择,你给我不断地塞小广告,C端感受会越来越差,这个很难解决。

第五,最大的问题就是支付。现在平台的支付都是私有化的支付,不是法定的支付,由此导致私对私不通,比如我无法在支付宝里给微信发红包;另外对公的通道也是不通的,网络数字账户当中,B端的数字支付是零,这是一个大问题,私人支付平台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换句话,也就是有数字支付,但没有数字通货。

从具体数字来看,2017年中国扫码支付155万亿,远超过GDP或国民收入,为什么?比如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B端没有数字支付转而通过个人数字支付走的,销售口中B卖给C,B要按C的方式收款,这是一部分拿走的。如果没有一个全通的数字支付工具,会有更多产业被卷进去,既有的财务报表系统都可能出状况,支付重心结构发生变化了。

解决之道依赖于数字法币,只有数字法币才能做到全通,把私对私打通,把私对公打通,当然也要把公对私打通。

要让货币资产在财务上被认可,那么数字资产必须进入财务报表,那就必然涉及到会计科目、会计规则等一系列的调整,最后会要求整个报表的数字化。银行法币数字化,是整个数字经济真实的起端,它会引发财政的数字化等一系列后期的变化,从而整个经济数字化才有可能。

数字货币的发行与回收是很重要的,如果数字法币的话,它的发行可以是兑换式发行,就是你用既有的银行币来买,发行逻辑还是在银行币那一端,需要多少换多少,这是它的发行问题。

法币发行是跟回收联系在一起的,私币最大的缺陷是不回收,而不是锚定什么——从货币史可以看到,有锚定的美元很快就死掉了,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没有锚定的美元活了这么长。锚定不解决任何问题,核心是回收,回收才能建立共识。是不是空气币根本不重要,纸币就是空气币,问题在于要回收,共识是要在发行者跟被发行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不完全基于被发行者,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法律安排和技术安排,我们所谓去中心化和非中心化的问题有许多角度,其中一个法律上是可以中心化的,技术上是可以去中心化的,这个问题不复杂,比如某一个主权国家把比特币作为某一种结算工具,就法币化了,只是在法律上给了它地位,明天说不行了就拔掉了,这是中心化,但这个过程中比特币本身没变,所以有些讨论基本上没用的,这是一些伪问题。

另外,数字币有三个可能来源:银行、现实的经济活动和网络社区。但是,银行来源是零,如果银行能够去运转,根本不需要支付宝微信,不用说其他的私币了;现实的经济活动和网络社区这两方面的来源呢?比如我们原来说多少比特币换一个披萨饼之类的,但即便能换又什么现实的意义?青花瓷也可以换披萨饼吧,只要你愿意跟老板谈,很多东西都能换,这些的来源是有限的,而且就拿比特币来说,总价值都无法应付中国经济的数字支付规模。

货币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为一个稳定的货币形态,必须过两个关才OK:一个小额支付,一个大额交易批发,主要是要政府和企业各个部门都在用。现有的私人数字货币,很多是小额支付也没用,大额更谈不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小额支付基本上过了,但大额交易批发,支付宝也就沾点边,也就是说,在支付宝野蛮生长的时期,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财务运行完全是基于银行账户体系,数字支付基本可以忽略。

全球央行都表态要区分私人币和法定币,而且对发行数字法币基本都是开放的态度,只是量的问题,或者早晚的问题。

现有社会资产是两块,一块是物理资产,一块是法律意义上的资产,现实主要的资产是法律意义上的权益资产。

未来数字法币是一个根本的转换点,数字法币出台,等于整个的数字支付手段大家都具备,数字资产也发生了,直到有了相应科目,甚至报表数字化之后,这一系列整个经济体系当中的财富结构就变成了三层,我预判数字资产会大大超出权益性资产。

既有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在时间上是均值的,排除了时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但现实是,外向的经济活动通过扩张,在空间上无解了,一定要往里走,需要在时间上打开,核心是每一个人的时间安排,也就是所谓的流量问题。但是现在抓流量的方法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走偏了,平台可能将来会发生根本性的翻转,每个人成为平台。网络经济与数字经济不同,它的向量关系会有一些变化,网络时代都要集中到平台去,现在要反过来,碎裂化关系要调过来,要触达每一个人。

总之,网络账户和数字货币的结合,是使得整个经济数字化的开始,这样能够使得我们时间效应最大化,过滤掉物理上的差异,使得机会成本最小化,这是我看到的图景。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