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众瞩目到投资界笑柄,WeWork估值蒸发超200亿美金的背后
2019-09-11 05:04:41
  • 0
  • 0
  • 0

来源:富途证券-头条号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WeWork从美国最有价值的独角兽初创企业之一,变成了投资界的笑柄。

今年早些时候,高盛参加了一场竞标WeWork上市服务的活动,为了中标高盛不惜给出了650亿美元的估值,当时市场预期WeWork是美股今年IPO规模第二大独角兽,热捧者众多。

然好景不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WeWork从美国最有价值的独角兽初创企业之一,变成了投资界的笑柄。如今,WeWork甚至考虑将该公司的估值下调至200亿美元以下,WeWork最大股东软银正在讨论是否搁置其IPO计划......

知情人士认为最终或定价为200亿美元

从650亿美元到不足200亿美元,从市场瞩目的独角兽到「无人问津」的「房地产中介」,WeWork从天堂坠入了现实的资本市场,最大原因是,褪去光鲜的外衣,投资者发现WeWork只是一只被高额负债拖累的「困兽」......

共享经济体实为二房东,WeWork租赁债务全球第三

WeWork创办于2010年,主要业务是通过长期租约租下办公空间,经过一系列标准化的翻新、装修之后出租给短期租户,公司本身拥有的房产很少。本质上,WeWork还是扮演着二房东的角色。

WeWork创始人兼CEO Adam Neumann一直坚持认为将WeWork归类为房地产公司太过狭隘,他把WeWork看成是一家雄心勃勃的「社区公司」。但是招股书显示,WeWork约83%的收入依然来源于共享空间租赁会员费,以及公司因此背负了高达470亿美元的租赁债务,成为全球租赁债务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仅次于石油开发公司巴西石油和中国石化。

这对于一家自诩为提供灵活办公空间和社区服务、成立不到10年的年轻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而且最重要的是WeWork目前还没有盈利的计划。

负债累累+亏损不止,这是投资者对WeWork深度担忧的来源。

WeWork估值两度被砍,打脸高盛、惨遭大股东嫌弃

自2010创立以来,9年WeWork已经筹集了128亿美元,在独角兽中是领先者,其中有105亿美元来自日本财团软银集团。

今年年初,日本软银集团以20亿美元再次投资WeWork,使得这家公司的估值达到470亿美元。软银及其附属公司持有WeWork约29%的股份,为最大股东。

媒体报道称,软银曾计划以收购WeWork多数股权为条件,对WeWork注资约160亿美元,但是遭到创始人反对,最终160亿美元变成了20亿美元。

不过,另一种说法,似乎更令人深思。消息称,软银愿景基金的主要投资者,包括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主权基金,对这笔交易表示担忧,因此最终才会减少注资。

软银投资的Uber和Slack今年也陆续上市,都未盈利,且亏损还在扩大,目前价格也低于发行价。如今资本市场风声鹤唳,投资者涌入债券、黄金等避险类资产,对此类重资产、烧钱狠、亏损大的公司更加谨慎。

WeWork 2017年亏损9.33亿美元;2018年亏损19亿美元;

2019Q1收入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不考虑一次性因素,Q1亏损6.31亿美元;

2019Q2收入8.07亿美元,同比增长91%,亏损5.1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3.97亿美元

截止19Q2,WeWork账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25亿美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WeWork预计2019年将烧钱40亿美元,2020年再烧60亿美元,这自然对进一步融资提出了需求。负债累累、亏损扩大,还遇上资本市场寒冬,投资者认购需求冷淡,这是对WeWork最大的打击。

前几日WeWork大举下调其目标估值至200-300亿美元,远远低于年初估值470亿美元。至少有两位分析师明确表示,被砍之后的估值依然太高了。

过了几天,道琼斯援引知情人士称,WeWork正在考虑IPO的估值可能低于200亿美元。WeWork原定于本周一启动路演计划,但公司现在决定本周先与投资者举行会议商定对IPO应作出哪些改变。

200亿美元,不仅打脸高盛,更是让大股东软银有苦说不出。最新消息称,知情人士表示,WeWork及其最大股东软银的高管正在讨论是否搁置其IPO计划。与其现在上市被坑一把,还不如等晚点行情好了再说。

此前美股情报局提到,WeWork在IPO前选择抵押贷款募资60亿美元,或是害怕公司IPO步入Uber和Lyft的后尘,因此试图借此增加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公司资金池的信心,以及缩减IPO发行规模。

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担忧真的成真了。

小结

今年美股有两大共享车巨头Uber和Lyft上市,它们都属于重资产的共享服务行业,亏损规模很大。Uber和Lyft上市后一度遇冷,目前仍低于发行价。

截至9月9日收盘价

结合这样惨痛的前车之鉴,WeWork估值两度被下调也不意外了。

对于软银、高盛这样的专业投资机构而言,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我们普通投资者就更加要小心了。大股东减少投资金额、创始人上市前套现、IPO之前公司还有通过债务融资的计划,这样的公司不管怎么看起来都是很危险的,更毋庸说它还深陷累累债务、常年亏损扩大的风险中......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