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国人所知的政治经济学“美国学派”
2020-08-02 08:16:24
  • 0
  • 0
  • 6

 来源:西西弗评论J 西西弗评论 

文/老C

1、

政治经济学中的美国学派(American School), 也被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制(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是从美国建国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导美国国家政策的主要思想和理念。

这套思想体系和我们熟知的从亚当斯密开始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背道而驰,但这套理论体系,主导了从南北战争到二十世纪中叶近百年的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它由以下三个核心政策组成:

1)通过选择性的高关税(特别是1861–1932)和补贴(特别是1932–1970)来保护工业

2)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并有针对性实施内部改进(尤其是在交通方面)

3)促进生产企业发展而不是鼓励投机的国家银行体系

这套体系和今天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完全不同,鼓励贸易保护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制定产业政策鼓励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银行应该脱虚向实。除了高关税保护主义政策外,这套体系和今天中国的经济政策如出一辙。

十九世纪后半的美国、德国、二战后的日本、韩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或多或少的采纳了美国学派的理论,指导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然而,自由主义经济学持续数十年的洗脑,使很多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美国,不了解这个指导影响美国百余年的政治经济学“美国学派”。

2、

美国学派的创立,可以上溯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其《制造业报告》中指出,只有在所有必要经济产品能够自给自足之后,美国才能完全独立。

美国学派认为,需要建立能够促进科学,发明,工业和商业的强大中央政府,这个强大政府是促进民众福利、发展美国经济、决定美国自身的命运的重要手段。

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展了这套理论,并把这套理论带到德国,称之为“国家体系”(National System) 并用这套理论指导了德国统一后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李斯特否认各国之间存在普适的发展规律,认为各国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德国必须通过贸易保护才能发展起来,等德国实现了工业化,赶上了先进国家(当时是英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自由贸易。

Henry Carey, 基于美国学派的理论提出了“利益和谐”,包括劳工与管理之间的和谐,以及农业,制造业与商人之间的和谐。

国家体系主导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最开始都是美国人提出的。惊不惊奇,意不意外?

美国参议员Henry Clay 创造了美国制度(American System)这个名称,作为一种学派,与当时竞争的经济学理论区别开了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所代表的“英国系统”。

那时美国和英国在经济学派是相互对立竞争的,一个是“美国系统“,一个是”英国系统“。

竞争的结果是,作为国家,美国系统大获全胜,美国经济在十九世纪末期就超过了英国。

作为学术,英国系统却大获全胜,现在经济学言必称亚当斯密李嘉图。

那些对外讲述的的成功学秘诀,往往都不是真正的成功原因。

3、

美国学派的理论包括三个主要的政策要点:

产业政策:提倡贸易保护主义,反对盲目的自由贸易,特别是在保护“幼稚产业”和那些面临国外进口竞争的产业中。示例:1789年的关税法,1816年的关税法和莫里尔关税。

政府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政府为企业技术改进提供资金,以加快商业发展和产业发展。对私有基础设施进行监管,以确保其满足国家的需求。例如:坎伯兰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

政府主导建立金融基础设施:政府赞助的国家银行发行货币并鼓励贸易。用主权力量来监管信贷,鼓励经济发展并阻止投机活动。例如:美国第一银行,美国第二银行和国家银行法。

除此之外,美国学派还包括以下两个要点:

教育:发展公立教育。政府通过公立学校系统支持科学和公共教育的发展。政府通过赠款和补贴对创新研究进行投资。

建立和谐社会:主张在所有者和工人,农民和制造商,富裕阶层和工人阶级之间建立“利益和谐”。

看到这些政策,大家是不是感到剧本拿错了。除了中国不主张保护主义以外,上述这些政策不都是目前中国政府力推的政策吗?原来当年的美国,也是这样的呀。

凯里在他的《利益的和谐》一书中写道,美国制度与英国制度之间的区别是:

世界上有两套制度。一套(英国)是剥削印度,让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沦落到印度的水平,另一套(美国)是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到我们的层次。一套是让人民贫乏、无知、野蛮,另一套是增加财富、智力和文明。一套追求战争、另一套追求和平。一套是英国制度,一套我们自豪的说是美国制度。

这段话可以直接搬过来用到今天的中美之争中。

从美国独立到南北战争,美国学派并没有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学派”得到了拥有庞大制造基地的新英格兰和大西洋中部的支持。它保护了他们的新工厂免受外国竞争。但南方反对“美国学派”,因为其种植园所有者严重依赖出口棉花的生产,而美国学派产生了对其棉花的较低需求,并增加了制成品的成本。1828年后,美国一直保持较低的关税,直到1861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止。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是美国学派的坚定支持者,他在1861年至1865年担任总统期间,将美国学派的许多核心政策制定为法律。他使平均关税提高了三倍,投资基础设施,即使在一场激烈的战争中也开始资助加利福尼亚州的跨大陆铁路建设

美国在整个19世纪下半叶继续执行这些政策。

总统尤利西斯·S·格兰特(Ulysses S Grant)承认关税保护的有效性,他说:”几个世纪以来,英国一直依靠保护,将保护发挥到极致,并从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毫无疑问,正是由于保护英国才具有其当前的实力。“

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但仍然坚持了美国学派的大多数观点。罗斯福《新政》加大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量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对美联储的银行体系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同时以各种方式对工业进行投资以刺激生产和控制投机活动;但是放弃了保护性关税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于是,美国像当年的英国一样,开始转向自由贸易。1973年,在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领导下的“肯尼迪”回合将美国关税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之时,也减少了政府补贴,这使美国进一步向自由市场方向发展,远离了美国学派的经济政策。

4、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几乎历史上所有的在当时的世界体系中处于相对落后和边缘状态的国家,在经济崛起过程中采用的都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谓”正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十九世纪后半的美国和德国,二战后的日本、韩国,改开后的中国,都不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信奉者。

十九世纪的美国的高关税保护主义政策,但政府干预相对少一些。德国是中等关税加政府强力干预的政策。二战后日韩都是政府深度介入经济,保护幼稚产业,政府用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中国也是类似的情况。

英国在1840年前,也一直采用保护主义政策,英国的关税也一直比法国更高。通过150年的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下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后,英国才实施对自己有利的自由贸易政策。据斯塔夫利亚诺斯的描述,在1814年,印度对英国纺织品的进口关税为3.5%,而英国对印度纺织品的关税是70-80%。英国用不平等关税政策打压印度纺织业,保护本土的纺织业。

国家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靠内因。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自由贸易还是保护主义都有成功的可能。不应该把任何一种政策当成灵丹妙药。

二十世纪东亚经济模式的成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贸易下的出口导向+政府干预产业升级的混搭政策的成功。这个模式,既没有像十九世纪的美国那样,用超高关税保护,也没有完全采纳政府不干涉的自由主义。

在前文中我讲过,最近二十年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最大的受益者,第一是美国,第二是中国。中国没有必要转向保护主义,放弃二十年来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但也不能完全采用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当今的时代,自由贸易开始遇到了更大的挑战。贸易被当成国家之间相互打压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更不能盲目的迷信自由贸易。中国需要做好,在国内建立完整供应链的准备。

我们不要忘记,汉密尔顿在200多年前的那句话:”只有在所有必要经济产品能够自给自足之后,美国才能完全独立。“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