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新中国70年对外开放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9-11-25 20:01:29
  • 0
  • 2
  • 0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以下根据演讲者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八届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学发展70年’高层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整理而成,已经本人审阅。

我就中国开放问题的研究谈四个具体问题的体会,向老师汇报,向同事请教,与同学分享。我的讲话核心就是如何研究现实问题。第一,关于前30年的建设,贴的是“闭关锁国”的标签,我认为这个标签是不恰当的。其实新中国在最早的30年当中,是以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展开的工业化过程。第二是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在国内资金在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国内的产业受到进口企业巨大的冲击,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这是一段很有名的经历,我们也被扣过很多帽子,但是现在看当时我们的做法应该是对的。第三,很多人说,中国参加全球分工体系是吃亏的,造一台手机在国外卖800美金,我们只得100块人民币。第四就是内外资企业竞争,外资看上去很厉害,此时市场还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四点是我亲历过的事情,我分享一下研究的体会。

第一,前30年我们并没有“闭关锁国”,整个工业化是在大规模引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50年代的156项工程,大家可以理解,五大类工业行业,大概在前六年,3400多项新的重要产品当中,85%以上是引进技术,6个重要行业全部是引进建成的。后来到了60年代末,中苏关系出现问题之后,我们还是尽量地引进,但那时引进不了太多的大型设备,只能引来很多中小型的设备。70年代,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席位,中美关系改善后,立刻就制定了43亿美金的计划,我们非常迫切地希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只是在文革时期有一些反对引进的观点,并非主流。当然当时的引进和我们现在讲的分工是不一样的,那时只是进口替代型。但不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都是开放的形式,是国情不同,时代不同的表现。这张图是156项工程在全国各地的最重要的工业项目,可以说明引进项目的重要性。还有这几张,比如第一炉铁合金,还有化工厂、自己生产飞机的能力,都是引进技术。没有开放,没有引进,就没有中国的快速发展。60年代我们很难从其他地方引进,就从英国、日本引进一些我们特别需要的化工生产企业项目,这张图就是。这是70年代初期的四三方案的几个引进项目,第一台发动机项目,武钢的一米七轧机。“闭关锁国”不是主流观点和主要做法。从当时领导人的讲话可以看出,我们非常努力地想开放。但国际环境有两个阵营,所以我们只能是有偏向的开放政策,偏向于从苏联、东欧引进项目,这是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决定的,不是人为可以制定的。个别时点上的非主流观点何以成为30年的标签?

其实这不是一个有什么难度或情况不清楚的问题,我的体会是一定要从一手材料出发。如果要做真正的研究,就要从一手材料出发。认真阅读当时的五年计划,重要文件,领导人的发言、经济数据,就不会走入歧途。不要预设前提,不要想当然。还有也不要只看人们说什么,一定要看做什么,要看当时实实在在做的事情,这一点都不困难。但是到目前仍然在开放问题上讲建国前三十年“闭关锁国”,我觉得这不符合当时的事实。

第二,资金过剩时为什么还要利用外资?1997年前后,很多国内企业受到外资的冲击,经营十分困难,各方面反对外资的呼声很高,当时很多级别不低的部门领导上书高层领导,在国内资金已经过剩的情况下,不应该引进外资。有报纸上还直接以“引进一个项目,倒下一个行业”为标题,当时确实有很大的争论。1997年我们受命进行调研,调研之后发现对此既需要理论的阐释,也需要对实际进行分析。国际比较优势,不是没有才引进,而是有的时候也可以引进,也可以贸易,即比较优势理论。资金也是一个要素,而且往往是其它多种要素的流动载体。当时,国内企业的技术、人力资本、国际市场渠道、管理经验不足,有钱也不一定有竞争力。我们要的并不是国外资金,而是搭在资金上的这一系列要素。作为集合多种生产要素的载体,两者是不相同的。同时,强化竞争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当时我对此有系列研究,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术的主流观点,然后再进一步地影响了决策与舆情,后来它变成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在生产能力和资金都过剩时,内资并不能替代外资。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体会是“三个重要”,理论背景很重要,要说明全球化不仅是为了互通有无,而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资源。实际调研很重要,2000年我们出版了中国外商投资报告,通过对若干个行业的研究说明为什么外资和内资不一样。国际比较很重要,我们指出,英国美国是资金最充裕的大国,但是也还要引进外资,一定要理解在现代化的情况下资金是多重要素的载体。

第三是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收益应该如何计算?当时有很多人举很多例子,说明我们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吃亏了。例如拿到的利润只占产品总值的1-2%。这个观点对经济学家、管理专家来说是不应该有的。所谓全球分工,就是生产过程是多国共同完成的,中国做最后加工装配的环节,是最后的环节,在产业链上相当部分的环节不是中国完成的。不能拿出口总额和利润来比,各自完成的部分在总产业链中是多少比例,按这个比例与利润比较才是合适的。如果中国完成的环节占全球价值链的五分之一,那么这个环节的利润就应该是总利润的五分之一,如果销售利润率是10%,那么占销售总额2%的利润率就是恰当的。当时我们做了七个案例的比较之后,觉得我们在整个产品的利润当中,得到的部分是不吃亏的。这个案例的体会是,基础理论学扎实很重要,在多环节分工生产中,拿最终产品的总价格和自己得到的利润去比较,分子分母的关系是不对的。另外是要懂产值核算,还有就是懂分工理论,我们经常做最后加工组装,所以会看到一个产品卖价很高,但是我们所得利润很少,因为我们完成的部分在全球分工之中只是很小部分。另外,研究现实产业问题一定要全面深入立体,产品和企业调查必不可少,到多个企业去调研就会更加全面。另外,一定不能被非专业观点带偏,无论它的声音有多大,来头有多大,专业精神才是立身之本。

第四,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市场机制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2000年前后,大型跨国公司急速地进入中国,五年当中500强的公司进来了400家,可以想到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当时预测,有大型跨国公司进入的领域,国内企业将全军覆没。部委出台政策,排头兵前几名是不能合资的。我们做了若干行业的调研,举一个例子:90年代中期,全球日用品跨国巨头大规模进入我国,宝洁、联合利华、汉高和花王,它们是什么规模呢?宝洁的产值是我们国内前15家的总和的四倍,那国内企业还能生存吗?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市场有分割,我们企业有优势,没有那么不堪一击。我们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调研,这是1995年年底日用品排头兵企业合资的情况,上海制造厂、上海合成洗涤厂、上海日化,一直到沙市活力28,全部被这四家合资。合资以后,他们的控股从90%到51%,控制以后的行为也很有意思,仍然以我们的传统产品为主要市场,但不再做产品宣传,用高价做他们的品牌。那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一段广告,两盆水,放别的洗衣粉没用,放他们的洗衣粉就有用,用我们品牌的销售给他的产品做广告。当他们的产品占领市场后,又用明显高出我们同类产品的价格出售他们品牌产品,而且说是新一代产品。但是这个行业有它的特点,洗衣粉就是配方技术,没有什么技术秘密,只是消费者能不能够承担起更高的价格而已。所以外国公司一下子把价位拉到新的天花板上,给我们新的企业带来了机会。五年时间,一批新企业崛起,这张表可以看到,前十位中除了第二位的汉高和第八位的宝洁之外,剩下全部都是我们新的品牌洗衣粉。这个过程是特别有意思的产业调研的过程。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对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深刻理解,能够理解问题可能的演进趋势。此前我做过家电行业研究,看着我们的企业怎么与外国品牌竞争,一个一个的夺回市场。所以我非常有信心。开始做洗涤用品行业时还是外国品牌的天下,但是我们对中国市场之大容得下多家企业竞争有预期,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有预期。因此,做课题要下去调研,要看清各个方面,持续有耐心。后来我们的品牌上去以后,外资企业又开始降价,又拿走一些市场份额。总之这个行业产业问题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案例。

最后总结一下,和同学们分享。我们怎么研究现实问题?第一是研究真问题,第二是真研究问题。一定要坚持科学精神,有社会责任感,这是一个基础。所以一定要实事求是,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基本理论,一定要选择好的课程和老师。要不怕吃苦查数据文献。前30年我查的文献数不胜数,几乎在当时能查到文件的我都进行了查阅。因为要反驳一个主流的观点,就特别地要站得住。要尽可能地调查研究,为老师做助手,感悟学术之道。我建议大家长期在几个领域浸泡,才能对问题有恰当的观察角度和直觉判断。这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是做不到,而是要看愿意不愿意去做。

谢谢大家!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