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审席到竞技台 智能交通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为何青睐大湾区
2025-11-14 15:04:45
  • 0
  • 0
  • 0

开栏语 珠江潮起,湾区奔涌。当粤港澳大湾区从宏伟蓝图加速照进现实,这片热土已成为无数创业梦想拔节生长的首选之地和理想之城。刚刚圆满落幕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不仅是一场高手云集、精彩纷呈的竞技,更是一次创新力量与未来产业的集中巡礼。

大赛虽已收官,但创新创业的故事才刚刚启幕。从714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团队,正手握技术的利刃,怀揣改变世界的热情成为湾区建设中最具活力的“新星力量”。

为持续讲述这些动人的创新篇章,本系列报道推出专题《湾区创talk·一期一会》。以“一期一会”为主线,我们将一次次走近大赛获奖项目,记录思想的碰撞、技术的迭代与梦想的生长。创业菁英们用人工智能重塑生产力,以生物医药守护人类健康,借智能装备升级传统行业,凭文化创意点亮美好生活。从院士领衔的尖端平台到青年学子的奇思妙想,从意向融资过亿的“航母项目”到扎根田野的智能“农夫”……每一次相遇都是对创新精神的致敬,每一次“一期一会”都是湾区未来的注脚。

南都讯 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上,一个身影的出现,让不少人倍感意外——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建平,这位常年以裁判身份审视创业项目的自动驾驶领域权威专家,此次以参赛选手的身份站上舞台,带着他的“AI智能体运动模型训练平台”项目角逐奖项。

凭借攻克自动驾驶训练核心痛点的硬核技术,吴建平的项目斩获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铜奖。如今,这支顶尖科研团队正带着技术成果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计划以精准仿真的“数字引擎”,为湾区自动驾驶产业注入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有敢为人先的创新风气、开明务实的人才政策、成熟的投融资环境、完整的产业链、敢于拼搏的青年人,是创新创业的沃土。”

从评审席到竞技台的转变,背后是他对技术落地的迫切期待,更藏着对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生态的深度认可。

潜心钻研

深耕“个性驾驶行为”研究数十年

“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谈及项目研发初衷,吴建平的话语直指行业核心。

据行业统计数据,全球67%的自动驾驶安全事故源于智能汽车与人类驾驶车辆的交互预测错误——如何让机器精准“读懂”人类驾驶员的行为逻辑,构建高度真实的仿真训练场景,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关键,也是“AI智能体运动模型训练平台”的主要攻克目标。

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上,吴建平带着“AI智能体运动模型训练平台”项目角逐奖项。

吴建平团队深耕“个性驾驶行为”研究数十年,成功研发出具备“基因级驾驶行为”的AI智能体运动模型训练平台。“平台,能够以95%以上的精确度还原自动驾驶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的‘交互行为’,解决了交互行为的真实性、精确性和个性差异性等关键核心问题。”

高精度还原的交通仿真场景,也弥补了传统端到端训练中的数据缺口。“为了弥补真实道路测试训练中长尾场景的稀缺的难题,我们的仿真测试训练平台从三方面来构建边缘场景的场景库。”吴建平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第一是挖掘已经发生的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场景,第二是通过交通要素组合构建各种极端复杂和危险的交通场景,第三是通过大模型来产生一些极少但是有可能发生的交通场景来构建边缘场景。

他进一步指出,相较于国际国内现有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软件,该平台最大的核心优势是具有的基因级驾驶行为模型,能够高精度还原自动驾驶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之间的交互行为,构建出高度真实性和高精确性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同时,在系统的海量模型库、超级算力和高精度还原交通场景的交通仿真模型的支持下,开放式的测试训练平台商业模式,能够同时为千万家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需求。

“我相信,我们的测试训练平台将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提升产品迭代升级的效率达到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为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增添核动力。”吴建平说道。

身份转变

从“审视者”到“实践者”

以往坐在评委席,看的是别人项目的优劣;这次站在赛场,想的是怎么让自己的技术更贴近市场。这是吴建平参赛的初衷之一。

在清华大学成立世界首个“未来交通”研究中心,开发完成“城市动态交通仿真平台”,率先提出国际领先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研究策略和技术……深耕智能交通领域30余年,吴建平早已是行业内公认的“技术大拿”,有着“未来交通先行者”之美誉。

但即便拥有诸多成就,他仍敏锐地意识到:前沿技术若只停留在实验室,便无法真正推动产业变革。

“AI智能体运动模型训练平台”项目团队成员进行路演。

“我想把我们的创新研究成果介绍给与会的专家、评委和投资人,倾听大家的分析、评价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产品功能及商业模式。”在吴建平看来,大赛提供了一个“跳出技术看项目”的窗口——无论是对场景覆盖的优化建议,还是对盈利模式的补充思路,都能让项目更贴近产业化需求。“希望通过这次大赛,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来支持这个好项目,相信这个项目对大湾区乃至全中国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带着项目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为了展示技术成果,更看中了这片沃土的产业生态优势。

吴建平坦言,粤港澳大湾区有非常多的创业成功青年人才,团队到这儿来也是向年轻的创业者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成果,学习最有创意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他也希望在大湾区物色和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

实际上,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也让吴建平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大赛组织得非常好,不仅有知识渊博、创新创业经历丰富的专家评委,还聚集了很多知名的创投公司,从而使好项目能够脱颖而出,并且在投融资公司的支持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对推动大湾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对整个大湾区的科技水平和优秀创业人才集聚和就业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决赛赛场上,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前景,“AI智能体运动模型训练平台”项目斩获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铜奖。值得一提的是,项目也得到了数家知名投融资企业的青睐,目前已与粤科、粤财、深天使等本土投资机构达成意向对接,意向融资金额为2000万元。

锚定湾区

希望为大湾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作贡献

在接受采访时,吴建平反复强调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

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团队历经多年研发推出该项目,就是想向所有研究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厂商和头部企业,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测试验证和训练平台,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的迭代升级,“使我国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能够提前数年优化完善,产品早日落地进入市场服务人民”。

珠江潮起处,创新正当时。

谈及未来规划,项目落地大湾区成为吴建平的重要决策方向:“我们期待在广东省人社厅以及相关机构的支持下,测试训练平台能够顺利落户粤港澳大湾区,为大湾区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选择扎根大湾区,吴建平看重的远不止坚实的产业基础,更有其全方位的生态优势。他直言,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及创新创业方面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产业链配套和政策扶持上都有绝对的优势。

“下一步,我们想以这个测试训练平台为基础,打造贯穿上下游产业链的未来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研究院,以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为突破点,贯穿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各个环节,带动自动驾驶汽车全产业链的发展,为全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吴建平说道。

在大湾区这片创新沃土上,技术能更快从“梦想”变为“现实”,为自动驾驶产业装上“数字引擎”。这位顶尖科学家正带着他的AI技术,开启自动驾驶产业升级的新征程。

无疑,创新创业从非一蹴而就,需扎根沃土、久久为功。

粤港澳大湾区始终以开放之姿拥抱高精尖人才,为怀揣梦想的创新者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这片涌动着创新活力的热土,既以完善的产业链、雄厚的科研实力、多元的投融资环境为技术落地铺路,更以包容开放的生态为顶尖人才赋能。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吴建平携硬核AI技术扎根湾区,正是大湾区吸引高精尖人才、汇聚创新力量的生动写照。

未来,在这片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沃土上,更多像吴建平一样的顶尖人才将实现理想,让前沿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为大湾区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也为中国科技创新写下更加璀璨的篇章。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